1.排名源于点击量。
有效点击量是排名正确与否的唯一判断标准,这应该很好理解。
比如我搜关键词A,无论在哪个搜索引擎里均会有B(代表其官网)这个站,而且作为主站,一级域名,显然这个关键词A的官方主站。与此同时还有各大供销平台,包括阿里巴巴、慧聪、以及一些可以用软件推广导致的产品相关页来竞争首页甚至第一名的位置。
那么谁应该排第一呢?肯定大家点哪个多,哪个就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这是用户要找的。从用户的需求来看,关键词A的官网B也是该在第一位。
如果B的点击量超过其他推广页,那就毫无疑问,B肯定会排在第一名。如果推广页的点击量更大呢?这就是个难题了。谁排在前面,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比关系了。
不过尽然是搜索A网站,显然大家还是会去留意是否是一级域名的,所以点击量是会逐步向B靠拢,加上搜索引擎对“网站”2字的加权认可(搜XX网站或者XX官网肯定是想找到一级域名的),所以这类情况是很好控制和排序的。
即权重优先(一级域名优先等),点击量其次(不再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当然这说的都是普遍情况。
如果是中性词呢?如某产品C!
显然在卖这类产品的企业(一般也有自己的网站)和网站(很少有自己的工厂)很多,那排名就是件更复杂的事情了。
我们先把点击量以外的各种排名因素归为一个因素(陶醉注:便于分析),先抛开不管,这个是下面讨论的前提。比如,搜C的时候,网站A和B的昨日排名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也就是说:搜索引擎一般都认为搜C最可能找到的是A,其次是B。但这样的排名合理吗?判断标准只有一个标准,用户的点击量(搜索引擎很难准确判断点击量的真假)。
所以搜索引擎只能把点击量作为修正参数去修正排名。
2.排名带来点击量。
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了,排名考前,用户就会以为,这个网址即为用户需要查看的网址,故点击进去浏览。显然网站出现在排名前4页的时候能能带来很客观的流量的(陶醉:即IP点击),当然首页,尤其是前3名的流量更客观。
3.矛盾。
显然1和2是矛盾的,因为他们互为因果,这样以来,似乎第一页的永远是第一页,最后一名的永远都是第一名,那么新站和新的页面似乎永远都没有机会了。
现实是这么简单吗?不是,因为任何一个搜索引擎都会定期去更新数据(主要是去除点击量以后对各站及各页面的打分。如pr、外链权重)。
更新数据之后的排名可能是最不准确的,因为这个是初始参数,没用用户去点击就没有任何价值。为了避免数据的离奇性(陶醉: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很缓慢的),各搜索引擎会适当的参考数据更新前的排名。——-在这个方面,百度尤其看重,时不时拿半年前、一年前的数据给综合下,以致于总会已经死亡的站还魂,各大站长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4.小议ip点击量和排名的关系
IP点击量和排名有关系吗?
这是个伪命题!
因为答案是不能确定的,至少是复杂曲折的!如何能够把这个关系应用在SEO之中,定会受益匪浅。
下面是2006年AOL公布3的个月的搜索数据,搜索引擎营销界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许多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第一条结论,搜索结果前十条点击量对比情况
取样数据包括:
搜索次数:9,038,794
点击次数:4,926,623
其中不同位置的点击情况如下:
位置点击次数与第一名的比较与前一位比较
第一名2,075,765——-
第二名586,1001:3.51:3.5
第三名418,6431:4.91:1.4
第四名298,5321:6.91:1.4
第五名242,1691:8.51:1.2
第六名199,5411:10.41:1.2
第七名168,0801:12.31:1.2
第八名148,4891:14.01:1.1
第九名140,3561:14.81:1.05
第10名147,5511:14.11.05:1
第二条结论,前三页点击量点击率分布情况
1、42%以上的点击率集中在第1名。
第一名的点击率在42%;
第二名的点击率迅速下降到12%;
第三名则只有10%左右的点击率。
2、只有4.37%的点击率分布在第11-20名(搜索结果第二页)。
第21-30名(搜索结果第三页)的点击率更是下降到2.42%。
3、第10名的点击数量高于第9名,跟第八名差不多。
4、将近90%的点击量集中在前10名即搜索结果第一页。
5、排名位置与点击率比较分析:
第1名到第3名之间点击率差别非常大;
从第3名以后,访问量变化不大。
第3名和第4名差不多。
第5到第7名访问量几乎相同。
第一页的最后三个位置(第8到第9)点击量比较接近。
其次,我们来剖析百度点击工具原理
--------------------------------------------------------------------------------
从上面数据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有意思的话题。那么一个能够短暂控制百度排名的工具原理,可能就来源于上诉数据的把控。
简单分析下百度点击工具应该具备的功能:
1、根据关键词查搜索指数;
2、根据关键词查排名位置;
3、根据搜索指数结合点击率分配点击次数;
4、根据用户搜索需求分配点击区域;
其实需求还有破坏性的延伸,比如:
1、增加竞争对手网站搜索跳出率;
2、减小自己网站搜索跳出率;
3、根据不同行业搜索需求分配点击时段;
本文作为抛砖引玉,有相关技术和资源的朋友可以进行实验测试。
建议:不同的行业、不同背景的站以及不同用户体验的站,点击率分布或许有影响。所以对比你的站真实获得流量的数据有与以上数据不同的可能。建议记录自己的站某些关键词在不同位置的流量,长期监控就可以发现比较准确的数据。于此点击工具的算法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针对性的更新。
